山东沂源县北流水村曾一度贫困人口占到村民总数的47%,今却是一个年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人均纯收入近9000元、连续15年未出现信访问题的“富裕村”“和谐村”。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一个人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他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北流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丙福。
抓班子,建强村级组织“战斗堡垒”
陈丙福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成员、党员会议,提出村里大小事一律上会集体研究决定,并牵头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随后,陈丙福又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集中对村内1985年至1999年间的往来账务进行全面梳理,清算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往来账务30多万元,使14年来的“糊涂账”变成了“明白账”;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修订完善新的村规民约,得到了群众一致认可。一套“组合拳”下来,村级班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建基地,打造脱贫致富“聚宝盆”
面对村里贫困人口多、年老体弱和留守妇女多的现状,陈丙福参加了县农广校组织的创业培训,通过培训他开阔了视野,并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中。2014年,他带领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金飞扬合作社和沂香杂交平欧大榛子合作社,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2000亩,高标准建起了“沂源红”矮砧苹果基地和大榛子基地。陈丙福抢抓各级支持脱贫攻坚的机遇,先后争取省扶贫福利彩票基金、农业综合开发等多个政策、项目,建设5万立方塘坝1座,硬化农田道路2000余米,铺设进山电缆900余米,并引进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如今,配套完备、管理先进的合作社基地,已成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的“宝地”。
双收益,鼓起集体个人“钱袋子”
为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受益,陈丙福带领村“两委”班子研究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利益分配模式。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分别按耕地、山地每年每亩1000元、500元的标准支付土地租赁费,并5年一涨;土地流转后的村民自动成为社员,土地折为股份纳入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拿出基地30%的收益分红,其中贫困户按35%比例分红;合作社优先招用贫困人口到基地工作,按照市场价给予劳动报酬,即便是老人也能在合作社找到产品包装等合适的工作岗位。另外,基地年收益的10%归村集体经济收入,60%归合作社用于基地正常管理运营,使得村集体和个人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实现了抱团发展、共同富裕。据了解,该村苹果基地和大榛子基地丰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120余人,群众户均增收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余万元。
惠民生,开启幸福生活“新征程”
近年来,陈丙福带领村“两委”班子先后争取各类资金200余万元,对村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成为全镇第一个通自来水、第一个街道全部硬化、第一批改造村级办公场所、第一个建有百个沼气池、第一个发展有机农产品基地的“五个一”先进村。